“靈光”上線6天下載量突破200萬,社交平臺掀起“手搓AI應用”熱;千問App公測首周下載破1000萬,成為海外社交媒體討論熱詞……繼今年初DeepSeek火爆全球點燃中國AI賽道熱度后,近日螞蟻集團最新推出的“靈光”、阿里旗下開啟公測的千問App再成“爆款”,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這些亮眼表現不僅印證了中國通用AI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給持續關注AI賽道的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為相關產業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對話框輸入“創作一款適合小朋友拼讀英語單詞的應用”,不到1分鐘,一個可以看著圖片、點擊拖拽字母拼寫英語詞匯,還可以自主選擇三檔難度的英語學習小程序迅速生成。這就是“靈光”的“閃應用”功能,近日其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一股“手搓AI應用”的熱潮,網友曬出的應用包括“輔導作業賽博功德箱”“遛娃抽簽器”“油車電車省錢計算器”等等。
據介紹,“靈光”首批上線的功能模塊除了“閃應用”,還包括“靈光對話”和“靈光開眼”,支持3D、音視頻、圖表、動畫、地圖等全模態信息輸出,讓AI助手不再只會“回答問題”,而是有了“可交互的行動能力”。數據顯示,“靈光”上線第1天下載量就突破20萬,11月21日沖上App Store中國區免費工具榜第一。
近日,阿里還啟動了千問App公測,其定位是“會聊天能辦事的個人AI助手”,將把千問App與電商、地圖、本地生活等業務生態深度整合,讓AI不僅能理解、能生成,更能跨場景協同、直接把事辦成。千問App上線后僅三天就沖入App Store免費總榜前三,一周便突破1000萬下載量。
不過,在AI助手賽道上,“靈光”的探索路徑有所不同。“很多AI助手多聚焦于文本生成與簡單編排,而‘靈光’希望基于全代碼生成的多模態輸出能力,提供圖文并茂乃至更豐富的創作體驗,這也是產品技術層面的一次關鍵迭代。”螞蟻靈光負責人蔡偉說。
今年以來,國產AI應用爆款迭出,應用邊界不斷擴寬。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工智能研究促進中心副主任呂鵬表示,2025年,中國AI產業迎來關鍵轉折,正逐步走出“百模大戰”的競爭格局,轉向以“場景好用”為核心的深度應用階段。以對螞蟻集團全模態通用AI助手“靈光”的廣泛關注為例,市場焦點已不再停留于參數規模或評測成績,而是更加關注是否能夠切實解決問題。
隨著AI應用爆款迭出,資本市場相關板塊也持續火熱。中信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25年11月7日,今年A股中信科技五行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41%、30%、23%。從細分板塊看,AI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AI敘事主線,呈現全產業鏈普漲特征。
11月21日,16只科技主題基金集中獲批,其中就包括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旗下各1只的首批科創創業人工智能ETF,有望為相關板塊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企業也看好市場機遇。清程極智CEO湯雄超表示,人工智能從“技術突破期”邁向“規模落地期”,為整個產業鏈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他看來,未來的產業機遇不再只是模型本身的競爭,而是圍繞“如何讓模型更高效、更穩定、更低成本地運行”的系統性升級,包括國產算力適配、推理優化、工具鏈完善等方向,都將成為推動國產AI生態持續壯大的關鍵力量,也是產業鏈上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未來,AI競爭將步入新格局,一方面,消費級應用持續降低使用門檻,激發大眾創造力;另一方面,產業級場景加速滲透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這也僅僅是一個開端——隨著越來越多具備自主決策與執行能力的AI智能體不斷涌現,AI的價值將從提升個體效率,進一步擴展至推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結構性變革。”呂鵬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模型火熱的同時,業內專家也表示,一些垂直行業小模型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在很多具體行業里,其產業基礎決定了不可能發展大模型。垂直模型、小模型是這些行業的剛需,尤其是門類非常多的制造業,其數據和行業利潤不足以支撐開發大模型,當下應鼓勵一些垂直行業的垂直模型的發展。”同濟大學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宮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