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不少細心的乘客發現,乘坐網約車時碰到聽障司機的頻率變高了。有乘客還在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上留言,為拓寬聽障人士就業渠道的舉措點贊。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人數為914.4萬人,新增51.2萬人。這些數據不僅印證了殘疾人憑借自身努力創造價值的能力,更體現了全社會對殘疾人就業支持力度的持續加大。但不可否認,殘疾人就業在技能適配、設施支撐、社會認知等方面仍面臨多重挑戰,需要給予格外關心與關注,為他們搭建更廣闊的就業舞臺。
政策扶持是拓寬殘疾人就業通道的關鍵支撐。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的《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促進殘疾人就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近年來,全國多地出臺殘疾人就業專項扶持政策,從技能培訓、設備補貼到資格認證提供全鏈條支持,全面暢通殘疾人就業路。
企業與用人單位的積極參與,是殘疾人就業落地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業和用人單位應充分認同殘疾人作為社會大家庭平等成員的主體作用,依法保障其參與勞動、獲取報酬的權利,結合經營實際合理設置適合殘疾人的崗位,主動扛起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網絡平臺需結合殘疾人的工作特性,加快相應改造,通過優化信息顯示對比度、簡化操作流程等方式,為殘疾人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創業敞開方便之門。
社會包容是殘疾人安心就業的溫暖底色。社會各界也應給予殘障工作者更多的尊重與平等的機會,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殘障工作者的良好氛圍。(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丁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