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哈爾濱訊(劉傳江 記者李洪濤)11月20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針對網絡平臺上一些法律咨詢公司打著“專業律師團隊”幌子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發布法律咨詢服務消費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選擇資質合規的法律服務專業機構,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自2024年1月起至今,哈爾濱市消協共收到相關類型的投訴141件,涉及金額26.9萬元。投訴中涉及的相關從事法律咨詢服務的經營者廣告承諾亮眼,資質卻難辨真假。一些機構在網絡平臺上以“法律服務中心”“法務公司”等名稱大肆招攬業務,雇用的工作人員多數在學歷上、以往工作經歷上都缺少或根本就不具備法律服務經驗。個別機構人員還虛構專業背景,冒充律師對外宣稱具有法律執業資格和多年“打官司”經驗,能夠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甚至開展代理訴訟業務等超范圍經營行為。有的經營者還通過短視頻等形式在網絡上進行“100%勝訴”“3天追回欠款”等虛假夸大的宣傳,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服務費。
哈爾濱市消協在調查此類投訴的過程中發現,當要求經營者提供資質等相關信息時,對方往往以各種理由推諉,甚至有的人直接掛斷電話;還有一些經營者承諾“全權代理”,但只收錢不辦事,對消費者要求退費的訴求更是一律不回復,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哈爾濱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切勿輕信經營者不切實際的虛假承諾,降低消費風險。消費者如遇上述情況,要及時保存廣告截圖、付款憑證等證據,向相關部門舉報;在遇到法律方面的問題時優先通過公共法律援助中心、12348援助熱線、消費者協會及相關行政部門等正規渠道獲取幫助,可通過全國律師執業誠信信息公示平臺核查律師及律所資質,避免“假律師”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