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下体塞跳蛋在线观看_成年网站在线看_黄页网站大全在线免费观看_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保護海洋精靈 守護美麗家園

2025-11-14 10:12 來源:農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梁木)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保護海洋精靈 守護美麗家園

2025年11月14日 10:12   來源:農民日報   農民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建偉 中國漁業報記者 胡婧

11月9日,萬眾矚目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盛大開幕。兩只活潑可愛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憨態可掬惹人喜愛,它們的原型就是中華白海豚。從被選為1997年香港回歸的吉祥物到此次全運會吉祥物,可見人們對中華白海豚的喜愛非同一般。

為了更好地宣傳和保護中華白海豚,農業農村部10月28日在福建省廈門市啟動“2025年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同步開展“中華白海豚保護記者行”活動。隨行記者走進閩粵桂等地,近距離了解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狀態、保護情況以及面臨的問題。

“豚堅強”生了寶寶

“你看,這頭上頜斷裂缺失的中華白海豚被我們起名叫‘豚堅強’,2020年第一次觀測到它時仍能自主捕食。”從事中華白海豚研究16年的王先艷對生活在廈門灣的中華白海豚種群非常熟悉。“當時,分析它可能是在被漁網纏繞后用力掙脫導致受傷。如今5年過去了,我們看著它頑強活了下來,還生了寶寶。”

中華白海豚又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在我國東南沿海廣泛分布。當地漁民俗稱它“盧亭”“白忌”“媽祖魚”等,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也是我國海豚科中唯一的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隨著我國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不斷縮小,種群數量持續減少,物種延續面臨嚴峻挑戰,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2017年編制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就中華白海豚保護制定了具體的保護行動措施。同時支持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廈門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華白海豚保護聯合機制,具體推進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

10月28日,在廈門海洋管理公務碼頭附近,記者看到三頭中華白海豚不時從遠處的海面探出頭來嬉戲。

廈門海域是我國開展中華白海豚研究較早的地方之一。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展中華白海豚的種群跟蹤監測。2008年,廈門市在東部海域的五緣灣外側中華白海豚主要活動區域設定10平方公里范圍為禁漁區,常年禁止一切捕撈和養殖行為。

10月31日,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時常能看到中華白海豚時而躍出水面呼吸換氣,翻起層層浪花。欽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負責人介紹說,近些年明顯感覺該海域中華白海豚的數量變多了。

2009年,欽州市修建了一條長達13公里的最美入海三墩公路,把人類活動區域與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進行物理相隔,公路西邊為工業開發區,東邊則劃為中華白海豚種群活動海域。目前三娘灣海域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從2004年有調查記錄以來的96頭增加到今年的300頭左右。

為保護中華白海豚物種及其棲息地,我國先后在福建廈門,廣東珠海、江門、湛江等地設立了7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其中廣東省有6個。廣東省還調整修訂了《廣東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在保護物種、打擊非法捕撈及貿易,提高公眾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平衡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華白海豚有了“身份證”照片庫

中華白海豚在廣東珠江口水域數量超過2000頭,是中華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區域,也是全球現存最大的種群棲息地。2024年8月,珠海市在國內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將中華白海豚確立為城市吉祥物。

“為更好地保護中華白海豚及其棲息地環境,解決保護區‘看不見’‘夠不到’‘管不住’的難題,2022年我們建成了電子圍欄系統,實現全覆蓋、全天候的實時監控保護區內船舶航行情況。”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朝明說,目前保護區還整合已觀測的6553張中華白海豚的照片,建立了中華白海豚個體“身份證”照片庫,實現個體自動識別和動態跟蹤。

被稱作是“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備受關注,也因為港珠澳大橋橫跨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更是時刻牽動著關注白海豚保護的科研工作者的神經。

“我們從港珠澳大橋開始做可行性論證,就開始對保護區周邊的中華白海豚進行監測、研究,這項工作目前仍在持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說。

港珠澳大橋的修建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大橋施工期的幾年里,發現有部分中華白海豚遷徙了。根據最近兩年的監測發現,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大橋建設前的90%,基本實現了大橋建設之初提出的“海豚不搬家”的承諾。

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從2010年起,便在北部灣海域展開了中華白海豚種群研究。該團隊負責人陳炳耀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研究方向主要涵蓋種群大小及分布、家域范圍、斑點特征、社會結構、潮汐影響、適宜棲息地預測、船只影響等,為漁業漁政主管部門提供了北部灣海域中華白海豚的種群基線信息。

“我們觀測研究發現,廣西合浦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接近100頭,其分布與魚類密度存在相關性,其出現的水域魚類密度相對較高。”陳炳耀介紹說,團隊在欽州三娘灣海域,積極探索并搭建了一套較為全面的鯨豚研究與保護行動體系,同時吸引多個相關方參與,為中華白海豚科研與保護積累了寶貴經驗。

救護中華白海豚牽動萬眾心

中華白海豚是群居動物,喜歡成群結隊在水里嬉戲。然而,中華白海豚誤入內河和擱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發生的每一次中華白海豚的野外救助可謂爭分奪秒、驚心動魄,牽動了無數民眾的心。

2024年8月17日,一頭中華白海豚“樂寶”在福建泉州南安沿岸的灘涂擱淺,接到報告后有關部門立即啟動救助工作。擱淺的中華白海豚為雌性亞成體,體長約2.05米、體重約110公斤,體表雖無明顯外傷,但體力虛弱、呼吸無力,且擱淺地為泥質灘涂。

救護人員和專家將其轉運至泉州歐樂堡海洋王國樂園水生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治療。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和護理,“樂寶”行為活躍、自主進食、呼吸節律等監測指標恢復正常。經專家確認滿足放歸條件,于2024年9月26日在廈門西海域放歸大海。這是福建省首個成功救助并放歸中華白海豚的案例。

去年6月5日,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內河水道內,一頭誤入的中華白海豚被當地群眾發現,經過保護區和有關部門持續9小時救助,成功將中華白海豚引導回歸大海,這次成功救助為今后及時救助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為了搭建中華白海豚等野生動物保護與救助平臺,確保救助機制有效且長期運行,2022年11月18日,泉州市依托歐樂堡海洋王國的專業設備和技術力量,成立首個經省級認定的水生野生動物救助站,2022年以來,先后救助了柏氏中喙鯨、綠海龜、中國鱟、中華白海豚等8種珍稀物種,成功繁育瓶鼻海豚、白鰭鯊等15頭(尾)。

2011年6月投入使用的火燒嶼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是全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主要致力于廈門及閩臺周邊地區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的擱淺救護任務,并在海豚人工繁育方面開展了研究探索工作。該基地工作人員許靜說:“20多年的中華白海豚科研積累,基地具備了繁育和救助中華白海豚的基本硬件條件。”

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中華白海豚館,名叫“寶華”和“桃桃”的兩頭中華白海豚每天定時在保育員引導下進行愉快的互動,騰空跳躍、噴水嬉戲,為游客近距離了解中華白海豚提供了機會。

“目前,在長隆有專業的團隊開展動物保育、繁育和救助工作。”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相關負責人李湛偉表示,他們在虎鯨、白鯨、太平洋斑紋海豚等動物的繁育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開展中華白海豚的人工保育工作儲備了技術力量,完全具備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的能力,但是受現有人工飼養的種群數量稀少、雌雄年齡結構不合理等條件限制,還無法開展相應的試驗。他希望未來可以有機會通過救助擱淺的中華白海豚實現在繁育方面的突破。

“自2010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已連續舉辦了15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公眾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表示,近年來,各地通過舉辦科普講座、展覽展示、增殖放流、專項執法、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推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知識的普及,特別是隨著中華白海豚科普宣傳走進學區、社區、景區、漁區,讓更多人了解水生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和保護意義,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帶動更多公眾參與中華白海豚的保護,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同時為水生野生動物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生存環境,從而推動實現全社會共同保護大格局。

(責任編輯:梁木)

精彩圖片
女人在下体塞跳蛋在线观看_成年网站在线看_黄页网站大全在线免费观看_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