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的“雙十一”大促收官,物流快遞行業的“成績單”也正式出爐。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在10月21日至11月11日的“雙十一”業務周期內,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39.38億件。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旺季期間,快遞日均攬收量達6.34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17.8%;單日業務量峰值達7.77億件,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
快遞業務量的持續擴張,不僅是消費升級的直觀體現,更彰顯了郵政快遞業作為“經濟大動脈”的關鍵作用。此次“雙十一”旺季期間,各大快遞企業通過智能分撥中心升級、無人機配送試點、末端服務網絡優化等舉措,實現了“快收快派”的高效運轉,有效銜接了生產端與消費端。
為應對旺季業務量增長,快遞業也在加強科技應用,提升網絡運行彈性。目前,行業正積極強化與電商平臺的信息協同,通過優化郵快件處理流程,確保運行更加平穩有序。同時,各寄遞企業加大投入,在處理場所、設施設備、運力配置和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有效提升了行業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在快遞末端,各寄遞企業通過科技賦能、資源整合、增派人員、調整班次等,進一步豐富了快遞末端服務模式,提升了末端服務保障能力。例如,通過無人服務與人工服務相結合,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在轉運環節,優化運力資源配置;推動無人機跨城、跨海運行,提升支線運輸能力。在服務環節,應用智能語音系統,確保客服及時響應。